福建省中国漆新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15浏览次数:2422

中国漆新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设立漆艺新材料漆工艺自动化技术创新脱胎工艺造型漆艺衍生品设计研发漆工技法创新研究5个方向,5个方向以漆艺新材料为基础,漆工艺自动化技术创新为关键技术,脱胎工艺造型漆艺衍生品设计研发漆工技法创新为延伸拓展。5个方向特色鲜明,方向间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支撑起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牵引的研究中心

1天然生漆改性技术  将开发单晶片状氧化铝作为漆艺新型镶嵌材料。单晶片状氧化铝在各种溶剂中优异的分散稳定性,高度的晶化赋予生漆独特的“镜面”效应---高表面反射率这一特性在提高生漆亮度、色调和饱和度等方面潜力巨大。天然生漆的改性技术是研究中心的技术基础。

2漆工艺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3D打印技术机器人柔性加工三维喷绘技术等自动化技术在漆艺领域的应用可以提漆器胚胎漆器制作的柔性和复杂程度,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创新产品的艺术设计深度如何将传统漆器制作与现代化加工技术相结合,也是本工程中心研究的核心技术。

3)脱胎工艺造型创新  脱胎仍沿袭传统,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工艺耗时长且造型单一3D打印技术三维喷绘技术等新科技的运用,让传统脱胎漆器的工艺及造型更为丰富,符合现当代的美术和实用需求,从而通过市场产业化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并积累更深的底蕴。

4)漆艺衍生品的设计与文化保存  在漆艺衍生品设计研发上,实用性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利用大漆不可替代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设计研发运用于建筑、精工、化工等领域工业衍生品。将更丰富、多元化、富含高科技的漆艺技法运用到漆艺衍生品上,形成系统性的漆艺技法的整理,恢复和创新体系,将系统性的漆艺技法通过有效的传播、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漆新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立足福州,面向漆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脱胎工艺造型、漆艺衍生品的设计研发、漆艺技法整理与创新、等领域,探索校企协作、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其成果有利于福建省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特色漆文化产业群或基地。并可充分利用漆文化产业在外合作交流中的优势,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丰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互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福建省中国漆新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https://fjeclm.m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