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3全讯论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管理实施办法(修订)

发布时间:2024-03-07浏览次数:16

为规范和促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原则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是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确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特点,并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及开设条件等可行性,指导教师可选择一些灵活性比较大,完成思路比较多,学生有发挥余地的内容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且难度不宜太大,操作不宜太复杂。

2.各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实验课程(含课程内实验和独立设课的实验,下同),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1)所有实验课程都应结合专业情况,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验大纲要求,在保证基础性实验的前提下,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逐步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2)开设至少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验课程认定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课程。原则上专业主干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要达到100%,其他实验课程也应努力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各教学单位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应占本单位实验课程数的80%以上。同时,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

3.在确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时,必须考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其他实验的关系,应以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为目标。

4.实验项目一般按2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般安排3-6个学时,原则上学时应包含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总学时内。

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认定,经过批准后执行。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界定

1.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的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一般基础实验课程和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要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

综合性实验的综合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内容的综合性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基础课而言,实验内容一般为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而专业课则常常涉及相关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即能将一门课程中两个及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或者能将两门及以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的实验。

2)实验方法的多元性:即在同一个实验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

3)实验手段的多样性: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

4)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2.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项目在一般专业实验课程中开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设计性实验通常有三种形式:(1)教师给定实验目的、方案,学生自行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加以实现的实验;(2)教师拟定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加以实现的实验;(3)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实验。

3.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比较,设计性实验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实现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制定操作程序,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这一系列的实验过程和成果就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实验原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和拟定解决问题方案。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和独立思维的状态,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实验内容的探索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一般尚未为学生所系统了解,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去认识,打破实验依附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恢复了实验在人们认识自然、探索科学发现过程当中的本来面目,让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3)实验方法的多样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的、唯一的,但实验条件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4.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常规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

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材料要求

1.实验教学大纲。在制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内容时,除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般规定外,还应说明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性及要求。

2.实验教学指导书。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中除一般内容外,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比较,在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结果讨论等方面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并提出相应要求。设计性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中应有实验任务书,实验任务书应明确规定实验任务和实验条件,但对实验方法和步骤不能过多提示,应为学生的发挥和创新留下足够的空间。

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管理

 1.综合性实验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可以是学生单人、也可以由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协同合作完成。小组或团队协同完成时,应由指导教师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内的分工,尽量使每个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遵守学校现有规定和制度外,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预习、准备和制定实验方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学生的发挥与创新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但与此相适应,学生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在实验之前的课余完成。设计性实验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实验任务,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确定实验方案,或根据规定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相关实验室要为学生了解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情况创造条件。

学生拟定的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以各教学单位统一的格式,写成书面方案(或实验步骤),其内容应包括文献查阅(综述)、理论分析或研究、实验方案(目的、设备、方法、步骤等)。书面方案(或实验步骤)应经过指导教师审查同意。

指导教师在审查学生拟定的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时,如有必要应会同相关学科的教师或实验教师共同讨论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甚至由实验教师组织试做。

2)实验指导。为了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同的思路,正式实验前实验室应当尽量预备较多的设备及器件。在学生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或作必要的辅导。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避免手把手教的指导方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但指导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对于思路太偏的学生可以适当点拨,着重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多用启发式教学,而不要对学生的操作干涉过多,应注重最后的实验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

3)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实验报告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从实验方法的建立、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方面写出报告。对理论上有创新或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成果,指导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写出学术论文予以公开发表。

4)教学小结。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独立设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后应以课程教学小结的形式进行小结,并同时总结实验情况与效果分析,说明学生的参与情况、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学时数及实验创新点以及今后应改进之处。同时,指导教师要注意收集优秀的实验报告和完成的实验成果。

5)实验成绩。实验指导教师需根据本门实验课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构成方案,成绩构成方案应在实验课上课初向学生公布。以小组或团队完成的实验,应由指导教师按工作的能力和实绩,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开出前须经过认定与审批,对不符合要求未能通过认定的实验项目不能设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的程序:

1)各项目负责人(主讲教师)提出申请(见附件),学院系(教研室)主任审核;

2)各教学单位组织2 至3 名专家进行论证,并给出专家组评审意见;

3)学院领导审批;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认定时必须提供的材料: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审批表;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

3)学生实验设计方案格式、实验报告样表。

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施要求

1.新增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在大纲规定的实验计划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压缩原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学时进行开设。

2.如计划内实验学时确实无法调整,也可以保持原有实验学时不变,将拟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室开放项目,供学生选做。

3.实验教学中心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做好材料归档工作。

4.教务处对实验室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学院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和实施效果,将作为各学院年底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七、附则

1.各学院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要重视逐步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硬件平台,在管理上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室开放来促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2.学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参与申报校长基金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对指导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指导老师,将提高相应实验学时工作量系数。

4.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7003全讯论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实施办法(修订)》(2017)闽院教128号)同时废止。

附件:7003全讯论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审批表

 

 

 

 

附件:

7003全讯论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审批表

单位名称:                               申请日期: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实验性质

综合性 设计性 

实验时数

    学时

每组人数

 

实验要求

必做    选做

实验类别

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 

申报依据:

 

该实验项目总体情况介绍、实验目的、要求、应用知识面、实验手段和方法、研究领域等以及确定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主要依据)

 

 

 

 

 

 

 

 

 

 

 

 

 

 

 

 

 

                  

项目负责人(主讲教师)签名:

    

系(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

 

 

 

 

 

                                                     签名: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从事专业

所在单位

 

 

 

 

 

 

 

 

 

 

 

 

 

 

 

 

学院审批: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